• 网络社会学|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 来源: 时间:2019-05-26 14:1
  • 文/邵一

    马歇尔·麦克卢汉以及其超前的思想提出了独特的媒介理论,并在距互联网产生前30余年就成功预见了传播界中的种种问题。而今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急剧发展再次证明了其观点的合理性。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些理论对人们对媒介的理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作者:马歇尔·麦克卢汉

    一、媒介是人的延伸

    媒介是人的延伸

    麦克卢汉的这本著作的副标题名为“论人的延伸”,他认为媒介,即技术,可以是人的任何延伸。在这里,首先搞明白麦克卢汉书中所言的“媒介”的定义尤为重要。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那些延伸人类器官的所有工具、技术和活动。也就是说万物皆媒介,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广义的媒介。


    那么现在再来理解“媒介是人的延伸”这句话就比较容易了。举例说明,车轮是人类脚步的延伸,衣服是人类肌肤的延伸。而就各媒体而言,它们分别又是不同人体器官的延伸。报纸将一天中发生的有价值的事件、评论以及蕴含思想的文章刊登于版面上,它的本质就是言语和视觉的延伸;而广播则是一种播放声音的新闻形式,故其实听觉的延伸;电视可以播放丰富多彩的画面信息,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视觉的延伸,但说电视是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更为恰当一些。我们今天蓬勃发展的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在麦克卢汉的定义框架下,应该也是一种融合人类多种感官的延伸,是一种更高端的延伸。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观点是有其时代背景和深刻寓意的。在部落化的原始形态下,文字尚未出现,人所接触的环境与人所能感知的环境是一致的;人的活动范围就是人用自己的耳朵所能听到的,用自己的眼睛所能看到的范围。但是当文字以及之后的印刷媒体出现后,人类的视觉得到延伸,其它感官却被分割撕裂,没有获得延伸。至此,人类第一次认识到了外面的世界,不再怀有“我即世界中心”这种狭隘的想法,原始的部落化的状态也被打破。此后广播的出现也并没有充分解决这个问题,反而西方的这种“分裂切割、线性思维、偏重视觉、强调专门化”的拼音文字和机械媒介造成了“被分裂肢解、残缺不全的人”。而当时正值20世纪60年代,美国正逐渐由蒸汽时代跨越到电气时代,电的应用贯穿于整个社会几乎所有学科,传播学也不例外。随着电视这种声画合一的媒体产生并且迅速发展,这一次人类全方位的延伸了自己的视觉与听觉。人类的感官获得一种平衡与整合,再次回归到了整体思维的前印刷时代。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全面发展的人。


    至此,人类经历了一个“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的过程,世界各地连成一个“地球村”。


    任何一种新的发明和技术都是新的媒介,都是人的肢体或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而这些媒介又都将反过来影响人的生活,思维和历史进程。书面媒介影响视觉,是人的感知呈线状结构;视听媒介影响触觉,使人的感知成三维结构。法国政治家、作家亚力克西·托克维尔曾经说:“谁要是相信自己能在六个月之内对英国作出判断,那么他在哲理上一定是非常愚蠢的……然而,获取对美国清晰而准确的观念比清楚而准确地了解英国,却要容易得多。”托克维尔将美国比作一片森林,虽然有许多道路贯穿其中,但是所有的道路都在同一点交会。这是因为英国不像法国一样,拥有一种达到饱和状态的、可以使整个法国实现民族同一性的出版物;也不像美国一样有一种建立在印刷术和印刷文化基础上的同一性和连续性。英国有的是一种封建的、口耳相传文化的社会的纷繁复杂性,它坚守动态的或口头的习惯法传统,只重视视觉或直观的感受,没有形成在印刷文化下的思考的习惯。这也充分说明了媒介会反过来影响人。

    二、 媒介即讯息

    媒介即讯息

    本书第一个提出的观点即媒介即讯息,对于今天新媒体高度发展的我们来说,这样的观点都有些不明所以,更何况是电子媒介刚刚产生的20世纪60年代。然而媒介即讯息这一观点是麦克卢汉传播学观点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环。


    “从社会意义上看,媒介即讯息。”我们通常认为的观点是,媒介只是一种工具,一个载体,而其承载的信息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才是对这个社会产生主要影响的东西。而麦克卢汉认为,技术所运载的内容夺走了我们的注意力,妨碍了我们对媒介本身的理解,甚至损害了我们对媒介的感知 ,我们之前的认识是被媒介所承载的信息内容所误导了。我们一味地强调内容至上,仅把媒介当做工具来看待。我们认为,媒介作为一种形式,其实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这种形式为谁服务,由谁使用以及怎样使用。然而我们这样的观点被麦克卢汉贬斥为“经不起检验”“忽视了媒介的性质”。“表现了人在新技术形态中受到的肢解与延伸,以及由此而进入的催眠状态和自恋情绪”。(这一点在书中的第四章也会讲到,麦克流汗称其为“小玩意爱好者:麻木性自恋”)事实上,媒介扮演的角色,并非仅仅是工具而已,我们今天的传播学世界之所以会是这个面目,媒介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

     

    为什么说媒介即讯息呢?我们来打个比方,信息内容就好像水,水是无形的,但是在另一个角度来讲,水又是可塑性的,而媒介,就好比盛水的容器,水最终呈现的状态或形状实际上是容器的形状。也就是说,对于同样一个内容,用印刷媒体则更强调对的是一种视觉,更激发人的思考;而用广播来呈现该内容,则是强化了听觉,更注重的内容的挖掘;当这段文字被改写成了电视节目,并播放在电视上时,虽然信息的“清晰度”下降不少,但是却促使观众大大提高了自身的参与度。同样的内容,我们获取的信息却不一样,从中感知的东西也不一样。


    由媒介包托的信息可能是多样化的,但媒介的形式却是大体不变的。媒介“对人的组合与行为的尺度和形态”“发挥着塑造和控制作用”,然而“媒介的内容对塑造人际组合的形态是无能为力的”。人类在使用一种媒介时,它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对人的存在方式的改变远远大于技术所负载、传递给人们的具体信息内容。正如印刷术的发明与推广改变了世界的形态,帮助资产阶级用新的思想席卷了欧洲,推翻了中世纪的封建统治;也正如当今世界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互联网与web2.0。这都是技术或者说媒介带给我们的。同时,媒介的影响之所以非常强烈,恰恰是因为另一种媒介变成了它的“内容”。任何一种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就像言语是文字的内容,文字是印刷的内容,印刷又是电报的内容一样。


    每一种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了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原始时代的部落化社会,言语是主要甚至唯一的媒介,这就使得原始社会的人们对事件的参与度大大提高,使人们“深深卷入自己的工作和人人际组合之中”;而机械社会中具有代表性的印刷媒体却将人割裂阻隔,人们对事件的态度也由“参与”变为“超然”,开始用一种会更理性的方式去思考和融入。媒介形式的革命力量由此可见一斑。

         

    三、热媒介与冷媒介

    热媒介与冷媒介

    麦克卢汉第三个思想核心即媒介冷热论。有人说这是麦克卢汉有意无意地信口开河,只是一种推测,并无多少科学价值。而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同时在媒介演化的过程中,不同的媒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不同的媒介之间并不是取代的过程,而是在发展中共存。这样,研究不同媒介的特性对于理解媒介是人的延伸具有重要意义。


    何为冷媒介与热媒介?或者说媒介的冷热如何定义与界定?麦克卢汉认为“清晰度”是其界定标准。高清晰度是充满数据的是状态,而低清晰度则表现为信息不足。据此标准,热媒介将包括广播、电影、书籍、演讲和报纸等;而冷媒介则包括电视、电话、交谈和讨论会等等。

    有人质疑麦克卢汉的标准,并认为诸如电视此类应该被划为热媒介,因为它提供的信息足够多。但是需要的注意的是,热媒介只延伸一种感觉,电视则是对多种感官的综合延伸。而且,电视提供了过多的信息,人体不能全部地、迅速地、有效地接收。麦克卢汉对于冷热媒介的界定还有一个延伸标准,即媒介所要求人们的参与度。热媒介由于提供了充足的信息,并没有留下太多的空白以供信息接受去填补,而冷媒介由于清晰度过低,提供的信息过于匮乏,所以它要求信息接受者具有较高的参与度,去自己填补空白。据此标准,电视相比于报纸杂志或者电影,的的确确是一种参与度较低的媒介,留给受众想象的空间较大。“从生理上来说,观众只能从中抓住其中的五六十条线来形成图像。因此,它需要填充模糊的图像,深度卷入荧屏画面,不断与图像进行创造性对话。”“这就迫使观众要积极地卷入和参与。”根据麦克卢汉“媒介即人的延伸”思想,看电视的人成了电视屏幕,而看电影的人成了摄影机。电视要求我们不断给爱马赛克网络空隙填充信息,因此电视图像也能把它的信息“刻在我们的皮肤上”。电视节目的受众不断地勾画新的形体和形象,其实质是深度参与,以高参与度去看低清晰的图像。


    任何热媒介容许的参与度,比冷媒介容许的参与度都要少,所以热媒介具有排斥性而冷媒介具有包容性。所以任何高强度的经验首先都要被“抑制”,被压缩到很冷的程度,才能被人吸收和学习。


    媒介冷热性这个观点中有不得不提到上文所说的“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的过程。在原始的部落化社会中,扮演主要是角色的是冷媒介,提供低清晰度的信息,却把大多数人都融入到社会中。正如刘易斯·芒福德在《历史名城》中说道,雅典的极盛时期是其城邦时期,是乡村生活中大多数民主习惯依然盛行的时期。因为在那个时期,没有各种各样的过热媒介将社会割裂,整个社会还是主张参与的。这也是小国寡民的好处,每个人都得以参与社会治理。而在高度发达的都市中心,这样的现象将不会发生,因为“高度发达的环境给人提供的参与机会少,对专门化分工的要求却很高”。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所谓的“黄金时代”,过热的新闻界甚至为总统叶立芝的形象模糊而感到高兴,因为他清晰度太低,反而激发了新闻界的人士去参与和填补其在公众中的形象。电子媒介的发展为过热的媒介降温,它用一种全方位的感官的延伸将人类的参与度再次提高到原始社会的程度,实现了重新部落化。

    四、《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在新媒体时代的体现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在新媒体时代的体现

    当今世界,手机的使用所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其在人际关系上的作用更具讨论性。一方面,手机这样一种便携式的上网设备使得人类在方寸之间即可了解世界各地的事情,并且通过互动的模式广泛地参与到其中去。手机对人类感官形成了极大的延伸,并将人类的参与度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度与高度。人类的感官再次获得平衡与整合,人也进阶成为一个更高层次的全面发展的人类。另一方面,手机对使用者周边的人际关系却是一种疏远,由于手机这种媒介的清晰度过高,加之人们获悉未知的天性致使人们倾向于忽视现实存在的世界而去关注外部的世界。这一切都表明媒介对于人类世界的重要性,说明了媒介如何对人的肢体和中枢神经系统延伸,又反过来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人的生活思维与历史进程。


    另外,麦克卢汉所说的“地球村”的概念也变成现实。随着网络的发展,叠加之全球经济的趋同与整合,全世界的时空差别机会不复存在。通过社交媒体,不论你在天涯海角,你都可以是消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你也可以从中获悉实时事件,全球生活逐渐同步化。一些地区性问题也逐渐变成全球性问题,地球村的概念真正变成现实。

    五、结语

    结语

    尼采曾经说过:“既然理解能阻止行动,那么借助弄懂媒介——媒介使我们延伸,挑起我们里里外外的战争——我们就可以节制这场冲突的激烈程度。”在这个忧虑的时代,我们正在经历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内爆”,我们也在无限逼近着人类延伸的最后阶段——从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人的意识的延伸对整个心理和社会的复合体都产生了影响,而过去的我们对此了解与考虑的也太少。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必然要深度参与自己每一个行动所产生的后果中,我们无法超脱于事件之外。所以我们要理解媒介,弄懂媒介,节制这场内爆所造成的冲击,让自己在这样一个新媒介的浪潮下安然自适。

    阅读书单

    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

    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中心欢迎您!